妙莲_精选章节

戳我看全本

更新时间:2025-04-16 23:29:52

第一章 婆婆的到来

我叫易无心,从小就对佛学啊,玄学啊这些比较感兴趣,高中毕业后,就去市里的电子厂打螺丝,干了两年,感觉没什么钱途,就离职去摆摊做点小生意!

在摆摊空余时间,我会去网吧,别人都是去网吧打游戏,聊天,我是去百度大悲咒,心经来看偶尔听一些佛教音乐,平心静气!而遭到其他人的耻笑,说我搞封建迷信!我也懒得理他们!我觉得他们才是最可笑的人!

就这样,我一边摆摊,一边念着大悲咒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,在这一年多里我认识了我得男朋友,我们相处的很融洽,我感觉他就是我的另一半。

很快,我带着他见了我的父母,我父母得知他家的情况,反对我们在一起,而我认为,两个人结婚只要相爱就能把日子过好,至于钱财那些,只要两人一起努力,就会买房买车的!

我不顾父母的反对,和他领了结婚证,在我娘家举办了婚礼,虽然没有婚纱,我确是最幸福的新娘,他为了我留在了我的城市,婚后不久我就怀孕了,不久,我们的孩子出生了,是个男孩,我们给他取名胡礼元!

原本以为我们会一直幸福下去,直到那天!我带娃娃出去玩,回到家,让他看会娃娃,就去厨房准备晚饭!

“心心,我给你商量个事儿嘛!”胡宗平挠了挠头说道!

“啥子事哦,阿平,你说嘛!”我切着菜回应着他。

“是这样的,元元这不快上幼儿园了吗,我妈说她来帮着接送孩子!你也可以去找个班上!”

我手一顿,心里暗自想到“当初孩子断奶后,我请她来,她不来,如今孩子要上学了,她到跑来了!”我正想着,胡宗平继续问道“怎样啊,心心!有我妈来帮我们,我们也可以轻松点!不是吗?”

我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,心一软,便点了点头!

这时他向着房间喊道“妈,你看我就说心心会答应的!”我听到他的声音,如遭雷劈的定在那里,看着他两娘母笑嘻嘻的朝着客厅走去!“他都把他妈接来了,还假意与我商量,若是我当时不答应,会怎样呢?”

我立马假意上前“妈,你啥时候来的呢!你怎么不提前说一声,我好多准备点菜三,你看嘛,今晚上就只有将就吃了。”

“哎,心心啊,随便吃点就可以了,不要弄多了浪费!这还是阿平前几天打电话说要我来帮忙接送元元上幼儿园,我想着现在家里的庄稼地都承包出去了,没啥子事了!我也做不了了,该享福了!”胡宗平妈妈开心的说道!说着还不忘宗用那挑衅的妖神看我!

“是啊,我看元元也快上幼儿园了,我一个上班压力大,你也找个班上吧!”胡宗平走过来拉着我的手温柔的说道!

“哎呀,什么东西糊了!”我没反应过来,我婆婆就冲向厨房,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后“哎呀,可惜了这菜哦!”

我忙上去帮忙,看着锅里糊了的回锅肉,“妈,这不要了,不能吃了,阿平儿,你等哈去小区外头买点凉拌肉回来!”

“要的,妈,你们等哈,我一哈就回来了!”胡宗平正准备出门,就被他妈拉到“买啥子凉拌肉,将就吃,哪儿不是还有一盘青菜吗!”

“妈,那盘青菜是中午剩的!”我刚说完!她妈妈就开口“剩的就不是坏的,吃不的了吗,我看是你们年轻人没饿过肚子!不晓得好歹!”

我看着她那副嘴脸,刚要开口“妈,你今天开了,我们当然不能随便吃,你们在家里等我,我马上就回来了!”说着胡宗平就出门了!

她看了我一眼,哼了一声便换了一副笑容走向我的儿子“元元,来,这是奶奶,奶奶抱抱!”

元元看了看他,忙跑向我抱着我的腿哭喊道“妈妈,我怕!”

我我蹲下身子,帮他擦着眼泪哄到“元元别怕,她是奶奶,你去让奶奶抱抱你,妈妈去吧厨房收拾一下,等会爸爸回来我们就吃饭!”说完我将元元抱起来放到沙发上,便起身去了厨房!

我将厨房收拾好后,胡宗平也回来了,我将饭菜摆到桌上,我们一起吃过饭后,一起看了一会电视后,我们一起看了一会电视后。

第二章 矛盾

几天后,吃饭时,婆婆突然开口:“心心啊,我看你平时在家也没啥事,以后家里的家务都包给你吧,我年纪大了,腿脚不方便,阿平上班又辛苦。”

我心里有些不悦,想着我白天摆摊已经很劳累了,还得照顾孩子,现在又要包揽全部家务,但看着胡宗平疲惫的样子,还是忍住了:“妈,我白天要摆摊呢,可能没那么多时间。”

婆婆一听,脸色立马变了:“摆摊能有多累?能比阿平在外面上班累?你别不知足,现在哪个女人不做家务?”

胡宗平在一旁也跟着劝:“心心,妈说得也有道理,你就多辛苦点,等以后咱们条件好了,你就不用这么累了。”

我看着他们,心里一阵失望,没想到胡宗平会这样说。但为了家庭和睦,我还是勉强点了点头。

从那以后,我的日子变得愈发忙碌。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饭,然后送孩子去幼儿园,接着去摆摊。晚上回来不仅要照顾孩子,还要承担所有家务,婆婆却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。

有一次,我摆摊回来晚了些,刚进门就听到婆婆在数落:“这都几点了才回来,一家人都饿着肚子等你,一点当媳妇的样子都没有。”

我疲惫地解释:“今天摆摊生意好,耽搁了一会儿,我这就去做饭。”

婆婆却不依不饶:“生意好?能赚几个钱?还不如在家好好照顾家。”

宗平也在一旁帮腔:“心心,你就多注意点时间,别让妈和孩子等太久。”

那一刻,我心中的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上来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曾经那个和我恩爱的胡宗平,似乎在婆婆来了之后,就变了一个人。

夜里,孩子睡熟后,我看着身旁熟睡的胡宗平,轻轻推了推他:“阿平,我觉得最近好累,你能不能跟妈说说,别对我要求这么高,我也很努力在维持这个家了。”

胡宗平翻了个身,迷迷糊糊地说:“心心,妈年纪大了,你就多担待点,别跟她计较,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嘛。”说完,又沉沉睡去。

我望着天花板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。这个曾经我不顾一切要嫁的男人,如今却不能理解我的辛苦。我开始思考,这段婚姻,是不是真的如我当初所想的那般美好…… 未来的日子,又该何去何从呢?

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,我在家庭的重压下愈发疲惫不堪。每天面对婆婆的挑剔和胡宗平的不作为,心中的怨气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

有一回,孩子在幼儿园不小心摔了一跤,膝盖擦破了皮。我心疼不已,带着孩子回家后,婆婆看到却指责道:“你怎么当妈的,连个孩子都看不好,整天就知道忙你那破摊儿,这下好了,孩子受伤了,你满意了?”

我满心委屈,反驳道:“妈,我也不想孩子受伤啊,这在幼儿园难免会有意外,我一知道就赶紧带他回来了。”

婆婆却不依不饶,声音拔高了几分:“哼,就会找借口,我看你就是没上心,哪有当妈的天天往外跑不管孩子的。”

胡宗平下班回来,婆婆立马添油加醋地告状。胡宗平皱着眉头,语气责怪地对我说:“心心,妈说得也没错,你以后多注意点孩子,别整天只想着挣钱。”

我难以置信地看着胡宗平,心中的怒火再也压抑不住:“阿平,我挣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?我每天忙里忙外,既要摆摊又要做家务带孩子,你妈还处处挑刺,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?”

胡宗平被我突然的爆发弄得有些不知所措,但还是强硬地说:“你别冲我发脾气,妈也是为了这个家好,你就不能忍忍吗?”

这一晚,我们大吵了一架。我躲在卧室里默默流泪,心想这段婚姻到底怎么了,曾经的甜蜜与幸福仿佛都成了泡影。难道就因为婆婆的介入,我们的感情就要走向破裂吗?

接下来的几天,家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我和胡宗平几乎零交流,碰面时也只是尴尬地错开眼神。婆婆似乎察觉到了我们之间的异样,却并未出言调解,有时还会在一旁冷言冷语。

第三章 矛盾升级

我每天依旧重复着摆摊、家务和照顾孩子的生活,只是心中的疲惫又多了几分对婚姻的迷茫。偶然间看到结婚时的照片,曾经的我们笑得那么灿烂,可如今却走到这般田地,不禁悲从中来。

一次,我摆摊途中遇到了以前的闺蜜。她见我面容憔悴,询问缘由。我将心中苦水一股脑儿倾诉出来。闺蜜听后,劝我不能就这样放弃,要主动和胡宗平好好谈谈,毕竟夫妻这么多年,还有孩子,不能让感情轻易破碎。

晚上,等孩子和婆婆都睡了,我鼓起勇气走到正在客厅看电视的胡宗平身边坐下。还没等我开口,胡宗平先说道:“心心,这几天我也想了很多,最近确实忽略了你的感受,我妈有些做法也不太对,我会和她沟通。”

听到他这番话,我积压多日的情绪瞬间决堤,泪水夺眶而出:“阿平,我只是希望你能理解我,这个家不是我一个人的,我真的好累。”

自那晚和胡宗平谈心后,他确实有了改变。第二天,他早早起床,帮我一起准备早餐,还主动和婆婆聊起了我平时的辛苦,希望婆婆能多体谅我。婆婆虽没当场表态,但表情明显缓和了许多。

接下来的日子,胡宗平下班后不再像以前一样瘫在沙发上玩手机,而是主动承担起一些家务,陪孩子玩耍,让我能稍微轻松一些。我也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,尽量不再对婆婆的一些小抱怨斤斤计较。

周末,胡宗平提议一家人出去郊游。在公园里,阳光明媚,孩子在前面欢快地奔跑,我和胡宗平手牵着手,婆婆在一旁慢悠悠地走着。看着这一幕,我心中满是感慨,曾经以为失去的温馨似乎又回来了。

游玩途中,胡宗平找了个机会,再次和婆婆说起家庭相处的问题。他诚恳地说:“妈,心心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,我们都要多理解她。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,比什么都重要。”婆婆看着我们,轻轻叹了口气说:“我知道了,之前是我太固执,以后不会了。”

听到婆婆这话,我眼眶湿润了。我走上前,挽着婆婆的胳膊说:“妈,之前我也有不对的地方,希望您别往心里去。”婆婆拍了拍我的手,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
第四章 无理取闹

可是在那天后,只要胡宗平在家时,婆婆笑容满面,他不在时,婆婆就给我摆脸色。每次胡宗平前脚刚出门上班,婆婆脸上那和善的笑容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嫌弃与不耐烦。

有一回,我送完孩子去摆摊,回来得稍微晚了点。刚进门,就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,一脸阴沉。见我回来,她冷哼一声道:“还知道回来啊,这家里都快没你这个人了吧,天天就知道在外面瞎忙活,也不知道能赚几个子儿。”

我疲惫地解释:“今天生意好,耽搁了些时间,这就去做饭。”婆婆却不依不饶:“生意好?哼,我看你就是不想着家里,光顾着自己逍遥。”

我满心委屈,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。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,让我心里难受极了。有时候,我真希望胡宗平能无意间撞见婆婆对我的态度,好让他知道我每天面对的是什么。

有一次,我在整理衣物,不小心把婆婆的一件衣服弄掉在地上,沾上了点灰尘。我赶忙捡起,准备拿去清理,婆婆却突然冲过来,一把夺过衣服,大声嚷嚷:“你怎么这么不小心,这可是我很喜欢的一件衣服,你就是故意的吧!”

我赶忙道歉,可婆婆依旧不依不饶地数落着我。

我看着她,心中满是无奈与难过。曾经以为家庭关系已经缓和,却没想到婆婆只是在老公面前做做样子。

我顿时气上心来,和她大吵一架。“你为什么总是这样!胡宗平在的时候你就装出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,他前脚刚走,你就对我百般刁难,我到底哪里做得让你这么不满意?”我涨红了脸,积压已久的愤怒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出。

婆婆也被我的激烈反应惊到,但很快回过神来,双手叉腰,扯着嗓子喊道:“我刁难你?你看看你自己,整天不着家,家里也没被你收拾得多好,还说我刁难你?”

“我不着家?我出去摆摊赚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!家里的家务我哪样没做?孩子我不也尽心尽力在照顾?你怎么就只看到我的不好!”我毫不退缩,眼中噙着愤怒与委屈的泪水。

婆婆气得脸色铁青,声音尖锐得仿佛要刺破耳膜:“你赚钱?能赚几个钱?还不如在家好好伺候老小,别一天天净整那些没用的。”

“我凭自己的本事赚钱,怎么就没用了?你凭什么这么贬低我!你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,真让人恶心!”我怒目圆睁,心中的怒火彻底被点燃,这一刻,我不想再忍耐。

我们的争吵声在屋子里回荡,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尖锐的刀,划破了原本就脆弱的婆媳关系。

刚吵着,胡宗平却突然回来了,当他打开门的瞬间。而我婆婆立马坐在地上又哭又喊:“天呐,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,娶了这么个媳妇,居然动手打我啊,我可怜呐!”她边喊边拍着大腿,哭得那叫一个凄惨。

我瞪大了眼睛,完全没想到婆婆会来这一招,气得浑身发抖:“胡宗平,你别听她胡说,明明是她一直刁难我,我不过回了几句嘴,她就……”

胡宗平皱着眉头,一脸震惊,看看坐在地上哭闹的母亲,又看看气得满脸通红的我,似乎有些不知所措:“这……这到底怎么回事?妈,您先起来说,心心,你也冷静点。”

婆婆哭得更厉害了,扯着嗓子道:“儿子啊,你可得给妈做主啊,她平日里就对我没个好脸色,今天居然动手,我这老骨头可经不起她折腾啊!”

我又急又气,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:“胡宗平,你要相信我,她一直都是这样,你在家的时候她就装好人,你一走就给我摆脸色,各种挑刺,今天实在忍无可忍我才跟她理论的,根本没有动手!”

胡宗平面露难色,在原地来回踱步,似乎在努力分辨我们两人的话:“妈,心心说的是真的吗?您别……别冤枉她啊。”

婆婆一听,哭得愈发大声,手在空中胡乱挥舞着:“儿子,你居然帮着外人说话,我可是你亲妈啊,她这么欺负我,你都不管呐!”

看着胡宗平犹豫不决的样子,我满心绝望,觉得自己怎么也解释不清了。这个家,怎么就变成了这样一个让人满心3疲惫与委屈的地方呢?

看着他维护他妈的样子,我满心失望,只觉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至全身。那一刻,仿佛所有的委屈、愤怒都化作了深深的无力感。我死死咬着嘴唇,强忍着不让更多的泪水涌出,转身便夺门而出。

第五章 回娘家

外面的风呼呼地刮着,吹得我脸颊生疼,却远不及心里的痛。我失魂落魄地走着,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刚刚胡宗平偏袒婆婆的画面,脚步也愈发沉重。

不知走了多久,我拦了辆车径直回了娘家。当看到熟悉的家门,

当我满心期待敲响的房门,爸妈将我迎了进去,我刚坐在沙发上,爸爸表情严肃又语重心长地劝我:“心心啊,夫妻过日子,哪能没点磕磕绊绊。就算婆婆有些地方做得不好,你也该多担待。孝敬公婆是咱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,不能因为这点事就置气跑回娘家。”

我瞪大了眼睛,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们:“爸妈,你们怎么也这样?不是我不孝敬,是婆婆她总是故意刁难我,胡宗平还不分青红皂白就维护她,我实在受不了了才回来的啊!”

妈妈轻轻叹了口气,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我:“我们知道你委屈,可婚姻不是儿戏。当初也是你非要嫁过去的!你婆婆年纪大了,观念可能和你不一样,你就多包容些。你和胡宗平还有孩子,不能因为这点矛盾就把家拆散了。”

爸爸也在一旁附和:“是啊,心心。你回去好好和婆婆道个歉,和胡宗平也心平气和地说说你的想法,一家人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”

听着爸妈的话,我才反应过来,原来我离开家后,胡宗平竟给我父母打电话说了所谓的“原因”。

我心里又委屈又无奈。明明我才是受委屈的那一方,可他们却只劝我要孝敬公婆,根本没站在我的角度考虑过。

难道在婚姻里,我就只能一味地忍耐和妥协吗?我满心纠结,不知道该如何是好,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困境。看着父母那满是期望的眼神,我内心如乱麻般纠结。他们的话,虽然是出于对我婚姻的担忧,希望我能息事宁人,可这却让我感觉像是被架在了火上烤。

“爸妈,我不是不愿意好好过日子,可你们不知道我在那边每天都过得有多压抑。”我声音带着一丝哽咽,试图让他们理解我的处境,“每次婆婆刁难我,我都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能忍就忍了。可这次,她实在太过分了,还颠倒黑白,胡宗平也不相信我。”

妈妈轻轻拍着我的手,眼神中满是心疼,却依旧坚持着自己的观点:“心心,婚姻就是这样,哪有一帆风顺的。你看周围哪家没有婆媳矛盾?大家不也都过来了嘛。你就当看在胡宗平的面子上,还有你们孩子的份上,回去好好处理,别把关系闹僵了。”

爸爸也严肃地说:“心心,我们都是为你好。你要是一直待在娘家,传出去也不好听。而且你和胡宗平感情基础还在,不能因为这点事就放弃了。回去给婆婆认个错,姿态低一点,说不定以后婆婆就对你改观了。”

我低下头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父母的话像是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我明白他们是为我着想,希望我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;另一方面,他们的不理解又让我觉得孤立无援。

“可我回去了,万一婆婆还是老样子,胡宗平也还是不相信我,那怎么办?”我抬起头,眼神中满是无助地看着父母。

父母对视了一眼,妈妈缓缓说道:“你先回去试试,人心都是肉长的,你对婆婆好,时间长了她总会看到你的真心。要是真还有问题,到时候你再跟我们说,我们再想办法。”

听着父母的话,我陷入了沉思。回婆家,意味着我要再次面对那些糟心的事,可留在娘家,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?

在父母期待的目光下,我内心天人交战,最终还是决定听从他们的建议,回婆家去。尽管满心的不情愿与担忧,但我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或许正如父母所说,再尝试一次,说不定会有转机。

第六章 妥协

第二日,当我再次站在婆家那扇熟悉的门前,深吸一口气,缓缓推开了门。屋内一片寂静,婆婆不在客厅,胡宗平听到声响从卧室走了出来。看到我,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有惊讶,似乎也有一丝愧疚。

“你……回来了。”胡宗平的声音有些不自然,打破了这略显尴尬的沉默。

我默默地点点头,没有说话。此时的我,心中依旧有着怨气,不知该如何面对他。

“那天……是我不好,没弄清楚状况就……”胡宗平嗫嚅着,试图解释。

“算了,不说了。”我打断了他的话,现在的我并不想追究过去的事,只希望未来能有所改变。

这时,婆婆从房间里走了出来,看到我,脸色微微一变,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。我鼓起勇气,走上前轻声说道:“妈,之前是我不对,不该跟您吵架,希望您别往心里去。”

婆婆微微一怔,似乎没想到我会主动道歉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自在,随后冷哼一声:“知道错了就好,以后别再这么不懂事。”

虽然婆婆的态度依旧算不上和蔼,但我还是松了一口气,至少表面上的矛盾算是暂时缓和了。从那之后,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,主动承担更多家务,对婆婆也尽量做到事事顺从。然而,婆婆对我的态度并没有如我所愿变得更好,依旧时不时地冷言冷语,指桑骂槐。

每当我满心委屈地看向胡宗平,希望他能说句公道话时,他总是选择沉默,或者找借口躲开。我的心,也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渐渐变得冰冷。

这个家,看似恢复了平静,可实际上,我却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一个冰冷的牢笼,无法挣脱,满心的痛苦与无奈只能默默承受。我开始怀疑,自己听从父母的话回来,到底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……

第七章 佛学

打那之后,婆家对我而言,恰似布满阴霾之地,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,我没有摆摊了,而是找了一个销售的工作,自从上班后,我愈发不想回去。每日下班后,望着通往婆家的那条路,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抗拒。

一次偶然间接触到佛学,从此像是寻得了心灵的归所。一开始只是随意翻翻相关文章,没想到那些充满智慧与慈悲的文字,瞬间抓住了我的心。

研读佛学文章时,仿佛置身于宁静的佛光之下。其中的因果之说,让我尝试以更超脱的视角去看待在婆家所受的委屈,心想或许这是前世因果,今世需坦然面对。慈悲为怀的理念,也使我不再对婆婆心怀嗔怒,试着理解她或许也是被生活磨砺至此。

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佛学典籍,从《心经》的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中,感悟到世间万物的无常,明白家庭中的纷争也不过是无常中的一段经历,不必过于执着。每次沉浸在佛学的智慧海洋,内心的烦躁与痛苦就会渐渐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。

为了更深入地领悟佛学,我还参加了线上的佛学交流小组。在那里,我认识后了几个佛学师兄,与他们分享彼此的感悟与生活中的困惑,大家从佛法的角度互相开导、鼓励。他们的故事与见解,让我越发坚信,只要坚守内心的佛法之光,终能穿越生活的重重迷雾,寻得真正的安宁。

即便当下家庭困境依旧,可佛学已成为我心灵的护盾,助我抵御外界纷扰,在喧嚣尘世中,觅得一方静谧心田。

随着对佛学的钻研日益深入,它如同春雨般,悄然润泽着我内心的每一寸荒芜。我开始尝试将佛学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。晨起时,我会静坐片刻,默诵经文,让内心在平和中开启新的一天;夜晚入睡前,也会反思一日言行,以慈悲与宽容之心审视自己的起心动念。

在与婆婆相处时,尽管她依旧时不时地挑刺,可我不再像从前那般委屈愤怒。我将每一次的刁难,都视为修行的契机,提醒自己放下嗔恨,用温和的态度回应。

有一回,婆婆又因一点小事数落我,若是以往,我定会满心委屈地据理力争,可这次,我微笑着倾听,待她数落完,轻声说:“妈,您别气坏了身子,我以后会注意的。”婆婆似乎没料到我这般反应,愣了一下,随后别过头去,没再多说什么。

然而,家庭关系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。虽然我在心态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变,但婆家的氛围依旧有些沉闷。

胡宗平似乎对我沉迷佛学颇有微词,他觉得我变得越来越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与他和家庭渐渐有了距离。我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,常常相对无言,各怀心事。

面对这样的状况,我虽心中难免有些失落,但佛学给予我的力量让我并未陷入沮丧的深渊。

我深知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,他们或许还未能理解我在佛学中所获得的宁静与力量。

我选择在这看似不变的家庭环境中,继续坚守自己的修行,相信终有一天,我的改变会如春风化雨,悄然润泽家人的心田,让这个家重新焕发出温暖与和谐。

而在这漫长的等待与修行过程中,佛学始终是我最坚实的依靠,伴我在人生的波澜中,守住内心的宁静港湾。

第八章 变化

四年后,有一天,我回到家,看着孩子在客厅里玩,婆婆却在她的房间里坐着,我看了看饭桌上,什么也没有,便去厨房将饭菜做好!“妈,吃饭了!”我拿着碗筷从厨房里出来喊道!她没理我,我走过去笑着又叫了一声“妈,吃饭了!”

这时婆婆黑着个脸瞪着我“不吃?”

我疑惑并关切的问道“妈,你怎么了呀,是哪里不舒服吗?”

“哼,我不好过,我要回老家!”气呼呼的吼道!

听到婆婆说要回老家,我心里“咯噔”一下。放下手中碗筷,我走到婆婆房门前,轻声询问:“妈,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?怎么突然想回老家呀?”婆婆在屋内沉默了一会儿,才缓缓说道:“在这儿住久了,还是觉得老家自在,想回去看看。”可我总觉得婆婆话里有话,似乎藏着更深的缘由。

看着在客厅自顾自玩耍的孩子,我心中五味杂陈。这婆婆要是走了,以后家里又得多几分冷清。

元元还小,也需要长辈的陪伴。我思索片刻,说道:“妈,您在这儿住习惯了,突然回老家,我们都会舍不得您的。要是住得不舒服,您跟我说,咱们一起想办法改善。元元也离不开您呀,您看着他长大,多好。”婆婆没有看我,只是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:“你们年轻人的日子,我也掺和不来,回去清净。”

我心里明白,这些年婆媳之间虽时有摩擦,但我也在努力改变,可没想到婆婆还是动了回老家的念头。或许她心里还积攒着不少怨气,又或许是真的思乡心切。

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,便走到她身旁,蹲下身来近乎哀求地说着:“妈,您别走啊,这个家不能没有您。您看元元多依赖您,您要是走了,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”我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,嗓子都有些发涩,可婆婆那边依旧没有松口的意思。每一次的沉默回应,都像是一把小锤子,一下下敲在我的心上。

我实在没办法了,我颤抖着拿出手机,拨通了胡宗平的电话。电话那头传来他略显疲惫的声音:“怎么了?”我带着哭腔说道:“老公,妈说她要回老家,我怎么劝都没用,你快回来吧。”

胡宗平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瞬,然后说道:“行,我马上回来。”

挂断电话后,我在原地呆坐了好一会儿,才缓缓起身去客厅陪着元元。小家伙似乎察觉到了家里气氛的异样,不再像往常那样活泼吵闹,只是安静地依偎在我身边,玩着手里的玩具。

时间在忐忑中一分一秒地流逝,每一秒都像是被拉长了。终于,门外传来了胡宗平匆匆的脚步声。门被推开的瞬间,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看向他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胡宗平面色凝重,径直走向婆婆的房间。

我站在客厅,心提到了嗓子眼,竖起耳朵听着房间里的动静。胡宗平先是轻声询问婆婆缘由,婆婆带着哭腔数落起来,说在这里住不习惯,和我相处有隔阂,觉得自己是个外人。

胡宗平耐心地劝着:“妈,您别生气,她也是一心为这个家好,之前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好,您多担待。元元还小,离不开您,您要是走了,这个家就不像家了。”

婆婆的哭声渐渐小了,可还是坚持着说:“我在这儿过得不舒心,你们年轻人的日子我管不了,也不想管了。”胡宗平又说了很多软话,回忆着一家人曾经的温馨点滴,劝婆婆再给彼此一些时间。

我的心随着他们的对话起起伏伏,既害怕婆婆心意已决,又期待胡宗平能说服她。不知道过了多久,房间里的声音渐渐平息,我紧张地盯着房门,等待着最终的结果,仿佛这扇门后的决定,将彻底改变这个家的走向。

当婆婆还是坚定地选择回去,我满心无奈,那句“你要走就走吧”,说得无比苦涩。事已至此,我只能打电话给妈妈,希望她能帮我接送孩子。电话接通,我小心翼翼地说明来意,妈妈沉默片刻后,缓缓开口:“帮你接送孩子可以,但我不想和你们住在一起。孩子现在上幼儿园,你可以让他回我们这上!”

听到妈妈的话,我心中五味杂陈。一边是婆婆执意离去,家庭的依靠突然抽离;另一边是妈妈虽愿意帮忙,却不愿同住。我理解妈妈,她操劳半生,或许只想有自己的生活空间。

只是如今的我,仿佛被置于两难境地,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又沉甸甸地压了回来。挂了电话,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脸庞,我告诉自己,不管怎样,都要撑起这个家,一步步去化解这些难题,给孩子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。

最后,胡宗平给他妈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,帮元元办理了转校,元元跟着妈妈回了娘家上学,那一刻,我感觉生活仿佛被强行按下了快进键,一切都变得如此不同。

第九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

家里突然变得格外安静,没有了孩子平日里的嬉笑打闹,每一个角落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冷清。

每天回到家,看着那空荡荡的儿童房,心里就像缺了一块。

以前,元元总会在这儿摆弄他的玩具,叽叽喳喳地和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,可如今只剩下一片寂静。

我时常会盯着那张小小的书桌发呆,上面还留着孩子没写完的作业,仿佛时间凝固在了那一刻。

虽然知道元元跟着妈妈在娘家能得到很好的照顾,可思念却如潮水般蔓延。

担心他在新学校能不能适应,和新同学相处得好不好,有没有好好吃饭……无数的牵挂在心头缠绕。

而妈妈那边,每次通话她总是说孩子一切都好,让我别担心,可我又怎会不担心呢?

在这孤独的日子里,佛学成了我最大的慰藉。我更加虔诚地修行,在佛法的智慧中寻找力量,祈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,也希望有一天,我们一家人能重新团聚,生活能恢复往日的热闹与温暖。

后来我认识了几个师兄,他们说他们都皈依了,师父给他们取得法名叫超觉,超亮,超凡,女的叫妙棠,妙心!

有一天我没上班,超觉说,无心,走,我们今天带你去了那个寺庙,我欣然同意,便和她们一起去了!

当我们来到那个寺庙的山门时,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。斑驳的红墙,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,似乎我曾无数次摩挲过它的纹理;袅袅的檀香,丝丝缕缕钻进心肺,那独特的香气,就像记忆深处一直萦绕的味道,莫名亲切;就连那青石板铺就的小路,每一步踩上去,都似带着前生的印记,踏实又熟悉。

寺庙里,僧人们的诵经声悠悠传来,似从遥远的地方穿透时空,直击我心。那声音平和、安宁,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,安抚着我这些日子以来疲惫又迷茫的灵魂。我漫步在寺庙的各个角落,每一处飞檐斗拱,每一尊庄严佛像,都给我一种久别重逢之感。

站在大雄宝殿前,仰头望着那慈悲的佛像,我不禁热泪盈眶。这种熟悉感,不像是来自今生,更像是跨越了前世今生的羁绊。那一刻,我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心灵的归处,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终于有了一片能让我安心栖息的港湾。

这时一个年轻的僧人带着几个居士走了过来。超觉在我耳旁轻声说道“无心,他就是我的师父,行意师父,是这个寺庙的的主持!”说完超觉赶忙向那位僧人行了一个合十礼,恭敬说道:“师父好!”

行意师父面容和善,眼神透着温和与慈悲,也以合十礼回应超觉,随后目光落在超觉身上,轻声问道:“最近修行可有新的感悟?”超觉微微颔首,诚恳地回答:“回师父,自从常来寺庙,在诵经与静思中,我深感内心愈发宁静,往昔诸多烦恼,似乎也渐渐消散。”

行意师父微笑着点头,说道:“修行之路,重在修心。心若安定,万事皆安。”说罢,他看向一同前来的居士们,又道:“诸位来到此处,皆是有缘。寺庙于尘世而言,恰似一方净土,望大家在此能有所悟,有所得。”居士们纷纷点头称是。

其中一位居士面露疑惑,向行意师父请教:“师父,我在生活中常遇琐事困扰,不知该如何以佛法化解?”行意师父目光平静而坚定,缓缓说道:“琐事虽小,却易扰心。以佛法观之,诸事皆为因缘和合。当以平常心对待,不嗔不怒,心平气和地去处理,自能化解烦恼。”

超觉在一旁静静聆听,心中若有所悟。看着行意师父耐心为居士们解惑,寺庙的钟声在此时悠悠响起,那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,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,让这片天地愈发显得宁静祥和。

我静静地坐在最边上,周围的交谈声似有若无,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我,突然被一道温和目光笼罩。抬头,就见行意正看向我,他开口询问:“你是超觉带来的吗?叫什么名字?”我下意识坐直身子,轻声回答:“师父好,我叫易无心。是超觉师兄们带来的!”他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,说道:“好名字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”

那一瞬间,仿佛周围的空气都柔和了几分。他的话像是带着某种禅机,轻轻敲在我心上。在这之前,我经历了家庭的种种变故,孩子转校随母亲去娘家,婆婆离开,内心满是无奈与迷茫,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。

这句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,让我心中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,好似在混沌中看到了一缕微光。

我微微愣神,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思索着,难道我的这些经历,看似杂乱无序,却也可能在不经意间,成就别样的美好?正思忖间,师父又将目光转向其他居士,继续着关于佛法的交流,可他刚刚那番话,却在我心底不断回响,久久不散。

第十章 皈依

从那之后,只要我不上班,我都会前往那座寺庙。每次踏入,那种熟悉且安心的感觉愈发强烈。我会随着寺里的僧众一同早课晚课,在诵经声中,让自己的心渐渐沉淀。

寺庙后的山林静谧幽深,我喜欢在闲暇时沿着蜿蜒小径漫步其中。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,形成一片片光斑,仿佛为这山林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。偶尔能听到鸟儿清脆的啼鸣声,它们的歌声在这寂静的山林里回荡,为这片宁静增添了几分生机。

在这里,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善友。我们会围坐在一起,分享彼此学佛的感悟与生活中的点滴。

他们有的和我一样,在生活中遭遇了种种困境,来到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;有的则是早已在修行之路上深耕多年,他们的分享让我对佛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

有一次,一位年长的师兄听闻了我的经历后,语重心长地对我说:“生活中的种种波折,皆是修行的考验。孩子暂时不在身边,或许是命运为你安排的一段独处修行时光。你要相信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”他的话如同一束光照进我心底,让我豁然开朗。

在这寺庙的时光,我渐渐领悟到,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难题,内心的宁静与力量都能在佛法中寻得。我期待着,在这不断的修行中,不仅能让自己内心强大,还能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未来生活中的种种,也盼望着能早日与孩子再次相聚,用更成熟的自己给予他温暖与依靠。

一周后,我怀揣着愈发坚定的信念,又一次来到了那座熟悉的寺庙。寺里依旧香烟袅袅,宁静祥和,仿佛能涤荡世间一切尘埃。我轻车熟路地四处找寻,终于见到了那位令我心生敬意的师父。

我快步走上前,眼中满是虔诚与决然,恭敬地说道:“师父,我想皈依。”话音落下,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瞬,我的心也随之悬起。

此刻,这个决定于我而言,并非一时冲动,而是在过去一周里,于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,在反复品味佛法智慧的过程中,逐渐清晰、笃定的选择。

行意师父静静地看着我,那目光仿佛能洞察我内心的每一丝波澜。良久,他缓缓开口,声音温和却又掷地有声:“皈依,非一时之念,而是一生之诺。你可要想清楚了。”

我毫不犹豫,用力点头,“师父,我想清楚了。这段时间,佛法于我,如暗夜明灯,指引我走过诸多困境。我真心渴望能在这条修行之路上坚定地走下去。”

行意师父微微颔首,眼中流露出赞许,“既如此,后日就是十五,你后日来吧!”说完行意师父便回了他的禅房!

很快就到了十五那日,晨曦微露,我心中便涌起一阵暖流,怀揣着无比崇敬与喜悦的心情,早早地就来到了寺庙。踏入寺门,那熟悉的檀香气息扑面而来,仿佛在轻柔地诉说着过往的宁静与祥和。

我径直走向行意师父常待的地方,见到师父后,赶忙恭敬地递上自己的身份信息。行意师父接过,笑着说道:“你跟我来吧!”那笑容就像春日暖阳,让我本就激动的心愈发安定。

我亦步亦趋地跟在行意师父身后,脚下的青石板路似乎也变得格外亲切。不一会儿,便来到了大雄宝殿。宝殿庄严肃穆,金身佛像慈悲地俯瞰着众生,让人心生敬畏。殿内烛火摇曳,光影在墙壁上跳跃,诵经声在空气中悠悠回荡,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。

此时,我深吸一口气,静静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重要时刻,内心满是对未来修行之路的憧憬与期待。

行意师父率先迈进大雄宝殿,神色庄重,对着那慈悲庄严的佛像虔诚拜了拜。随后,他脚步轻移,来到晨鼓一侧,向我和另一位阿姨招手示意。我俩赶忙轻步走入,在蒲团前缓缓跪下。

行意师父一脸笑意,目光柔和地在我和覃宾身上流转,先看向覃宾说道:“覃宾,你的法名是妙一,为师希望你日后做事,都能有始有终,始终保持一心一意的态度。”

接着,他将目光落在我身上,语重心长地说:“易无心,你的法名叫妙莲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为师期望你能如同莲花一般,即便身处纷繁尘世,也能坚守本心,不被世俗所染。”

说完,师父轻轻顿了顿,又叮嘱道:“好了,等会儿我念一句,你们就跟着念一句,明白了吗?”我和覃宾对视一眼,而后齐声回应:“师父,我们知道了。”此时,大雄宝殿内的气氛愈发庄重,那缕缕檀香仿佛也变得更加醇厚,我们怀着满心的虔诚,等待着跟随师父念诵,开启这神圣的皈依之旅。

周遭静谧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,只有殿外偶尔传来的鸟鸣,衬得这份宁静更加深邃。行意师父站定,面容平和,目光满是慈悲,随后缓缓念起皈依发愿文。那声音沉稳有力,每一个字都似带着穿透心灵的力量,在空旷的大雄宝殿内悠悠回荡。

“自皈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……”师父的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,又似直接落入心间。我紧闭双眼,全神贯注地听着,我们跟随着师父一起念诵,那些词句宛如潺潺溪流,润泽着我的心田。身旁的阿姨同样沉浸其中,我们在这神圣的氛围里,感受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,许下这庄重的皈依之愿,从此踏上这充满光明与智慧的修行之路。


戳我看全本